第壹千四百零五章陷阱
都市藏真 by 瘋神狂想
2018-8-15 17:14
絞胎瓷的仿品由於胎料受汙染淘洗不夠精細,則如則吸水率比真品低。
有些仿品是用石膏或石膏加水泥制作的,這種器物由於沒有經過火的歷練,胎質不那麽縝密,吸水率比真品高。
也有高仿用陶土做胎新仿制的絞胎瓷器,但仿品因所用陶土淘洗不精,陶土顆粒較真品大而精松,致密程度較差,因此吸水率較真品要高。
除了上述的那些,絞胎器的造型也很講究,真品絞胎器的造型舒張,線條自然流暢,風格古樸典雅,莊重。
這樣壹比較,韓孔雀自然就很容易的分辨出來,哪些是真品,哪些是仿造的贗品。
贗品就算制作的再像,其器型看起來也比較呆板,這個還是比較容易分辨的。
這完全是因為造假者在制作仿品時,腦子裏已形成壹個藍本,為了追求仿真效果,各部位線條只能“依葫蘆畫瓢”臨摹,不能發揮想象。
因此器物造型顯得生硬呆板,遠不及真品線條的自然流暢,只見其型不見其神,缺乏創造力,絞胎器的藝術魅力蕩然盡失,這是壹切仿品的共性,並且是不可克服的。
總之,所有仿制的絞胎,無論與其模擬的對象如何相似,其造型風格永遠只能是“依葫蘆畫瓢”,始終不能與真品絞胎瓷器相比肩。
這裏的這批瓷器,並沒有摻雜,所以只要認出壹件贗品,那麽這壹大摞差不多就全是贗品。
正品和贗品分別存放,讓韓孔雀的鑒定經驗飛快的增長。
鑒定絞胎瓷器最簡單實用的方法是:壹看二摸三聞。
壹看胎、釉和造型,而用手摸,絞胎瓷器經過千年的時光,不管是在海水當中,還是埋在土中,器物表面在受地下酸、堿、鹽等物質的浸蝕,釉面均留有自然的、既不太強也不太弱的、適度的光滑感。
手摸有壹種“澀滯”的感覺,而仿品則不然。
仿品則因為生產時間不長。器物表面沒有經過酸、堿、鹽等地下化學物質的千年腐蝕,釉面新而光亮,手摸釉面光滑而順手,沒有真品的“澀滯”的感覺。
經過打磨作舊的仿品。雖然器物表面沒有那種光滑明亮的感覺,但這種仿制品往往在器物表面留下了摩擦的痕跡。
如果在陽光下側光仔細觀察,在器物表面就能看到經過打磨而產生的壹道壹道的摩擦痕,用手撫摸器物,有刺手的感覺。
三是用鼻子嗅。絞胎瓷器用鼻嗅,能聞到壹種老坑的味道。
仿品使用陶土新制作的,用鼻嗅能聞到泥土的清香味。
用石膏制作的仿品則能嗅到壹股石膏味。
經過作舊的仿品,有的能聞到刺鼻的化學味道(用酸浸泡過),有的則能嗅到腥臭味(在糞池中泡過)。
總之,無論仿品技術性再高,花型、釉質等各方面都不如唐宋時期的水平,大有粗制濫造之意。
壹般絞胎器大都出自河南地區,據考古資料說,越窯及耀州窯也有燒造。但是很少有人能見到。
另外大家在收藏絞胎器時還應註意,絞胎器有兩個燒造時期,壹是唐代鞏縣窯的唐代絞胎,還有壹個是北宋時期河南修武當陽峪窯的宋代絞胎,兩者工藝基本相同,但燒造的溫度、絞胎的紋飾及胎土都有明顯的區別。
而且現在仿制品很多,所以大家在收藏時壹定要慎重。
“真是處處留心皆學問啊!沒想到在這海外,還能學到這麽專業的鑒定知識。”看完了這份筆記,韓孔雀感覺收獲很大。
原來他淘到的瓷器,大部分是近代的。明清的比較多,而唐代,韓孔雀接觸最多的還是金銀器,像這裏的這些陶器或者是瓷器。應該屬於高古瓷,這種搪瓷制品,韓孔雀還真是第壹次接觸。
沒想到第壹次接觸,就收獲那麽大。
韓孔雀仔細分辨了壹下,發現除了不少修復的破損器,這夥沈船海盜自己制作的仿品還真是不多。每種也不過三五千件,全部加起來,也不過是十來萬件。
相比幾十萬件絞胎瓷,這麽點數量,還真不算什麽。
可就裏面有壹半是修復之後的,這裏的這批絞胎瓷也是壹個天文數字,這也就怪不得這些人要分批出售。
如果這麽壹批絞胎瓷同時面世,不用想,以後的絞胎瓷肯定就買不上價格了。
看著那些放置的絞胎瓷,韓孔雀發現這些絞胎瓷的品質雖然不壹,但也算是精品。
“想來他們是保留了最好的壹窯作品,這些應該是他們最滿意的仿品,就是不知道他們放沒放到市場上去檢驗過,如果能夠拍賣出去,那麽說明,這些家夥的仿造水平,已經登峰造極了。”
韓孔雀壹邊喃喃自語,壹邊翻動著壹些黃金制品,韓孔雀發現,這夥沈船海盜把這裏的東西保養的不錯,這些東西居然都帶著淡淡的香味。
這裏最多的還是各種用黃金打造的盒子,想來那夥沈船海盜是用了手段進行防潮、防蟲和防腐。
如果這裏面有些隱藏的手稿,或者其他紙制品,那麽這些手段是十分有必要的。
這些人很明顯還有其他基地,最起碼這裏就沒法燒制絞胎瓷,也沒有研究室讓他們專門用來研究。
這裏的壹些明面資料,可都是需要研究室來支持,才能得出結論的,很明顯,這座密庫不具備這個條件。
“這裏就應該是他們存放壹些見不得光的寶物的地方。”很快,韓孔雀就下了結論。
看了那麽長的時間,韓孔雀也觀察出來了,這裏所有的寶物,都是大批量的,而數量少的,根本就沒有。
比如銅鏡,比如絞胎瓷,還有黃金制品,全都是大批量的產品,這些應該都是當時的主要貨品,是用來大量販賣的,所以數量比較大。
就是因為數量太大,壹下放出去就要沖擊市場,而這些沈船海盜又不舍得破壞,所以才會藏在這裏。
這座密庫的生活條件不行,所以這些人平時也肯定是不住在這裏的,而這次過來,很明顯是因為韓孔雀。
韓孔雀在外面建造碼頭,已經影響到這座密庫的安全,所以這些人不得不來。
只是從這艘沈船上看,這夥人經營這裏的時間就不短了,現在他們肯定十分懊惱,後悔沒有買下這片海灣。
如果外面的海灣是他們的,韓孔雀也就沒法在這裏做任何開發,這樣也就沒有了暴露這座密庫的危險。
現在他們過來,不外乎是轉移這裏的寶物,只是韓孔雀摸不清楚,這些人為什麽沒有向潛艇上搬運東西,反而從潛艇上運下來了更多的寶物。
壹邊翻動這裏的寶物,韓孔雀壹邊想著這些沈船海盜的所作所為。
“難道他們不想放棄這裏?”這是韓孔雀唯壹能夠想到的。
如果真的不想放棄這裏,他們會怎麽做?
此時的韓孔雀,慢慢的停下了手裏的動作,這裏的黃金器物不少,但大體也就那麽幾種,翻了壹會兒,並沒有任何發現,反而讓韓孔雀心中起了壹絲警覺。
外面的水道之中,那些人都安裝了攝像頭,難道這裏會沒有?
韓孔雀上岸之後,可是壹個攝像頭都沒有遇到,現在想來有點不正常啊!
這艘船是藏寶重地,就算別的地方沒有,這裏也應該有啊!
韓孔雀四下觀察起來,很快,他就看到了壹些線路,很明顯原來這裏是安裝有攝像頭的,而現在,卻被拆除了,這讓韓孔雀的臉色變得十分難看。
“難道是陷阱?但是他們怎麽知道我會進來?”韓孔雀看著幾處被剪斷的線頭,感覺有點不妙。
“難道是防患於未然?這也不太可能啊!如果真被人發現了,也沒必要在這座沈船上設陷阱,畢竟是木質的大帆船,而且是有著上千年歷史的古代沈船,這樣的沈船,能夠擋得住誰?”韓孔雀走到艙室邊上,敲了敲沈船。
也就是這個時候,韓孔雀苦笑起來,沈船的木板比他想象的要堅硬的多,而最主要的是,在木板後面,居然還有壹層鋼板。
想來也是,壹千多年前的沈船,怎麽可能修復的這麽完美?
原來是裏面有壹層鋼板來支撐,這個時候,韓孔雀已經意識到壞事了,他很可能早就被人監視了。
加上他從老吳的二手商店裏出來之時,可沒有隱藏身形,所以被人看到也沒有什麽奇怪的。
如果這些人再用潛艇引誘他壹下,他不久入套了?
想到在外面之時,潛艇沒有理由的上浮,也是那次上浮,吸引了韓孔雀。
此時想來,是怎麽想都不對,既然這裏是壹座秘密寶庫,自然是怎麽小心都不為過,所以這些人有壹艘潛艇出入才會方便,才會隱秘。
既然是為了避人耳目,那麽已經進入海灣了,那艘潛艇有什麽理由在進入洞穴之前上浮壹次?
還能有什麽理由啊!肯定是為了引誘韓孔雀。
想到這裏,韓孔雀快步走向艙門,果然,已經打不開了,放出靈識稍微感知,這座艙門裏面也是鋼板。(未完待續。)